日前,2021年度“LEGALBAND中国顶级律师排行榜”公布,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的陈凌律师再度入选。而在此之前她还曾连续四年当选钱伯斯“行业领军人物”。不过,面对这些荣誉,陈凌自己却表现得异常冷静和清醒。她说,被认可确实给她带来了一些成就感,但她没有因此就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业内还有许多优秀的同行没有出现在这些榜单中,但这不会影响我内心对他们的尊敬,自然也不会影响他们在业内的口碑。”长久以来,对于自己事业上的得失,陈凌更多持一颗平常心,而面对工作,她始终把勤勉尽责放在首位。
陈凌律师:以平常心做人 以进取心做事
文/彭川
身形清瘦,气质温婉,初见陈凌律师大概率会误以为她是南方人,事实上,她从小在北京的部队大院长大。朋友评价她:无论在何种境遇下,最不缺的就是勇气。
过去的近30年里,陈凌致力于房地产法律实务,以其所取得的成绩,在外人看来是业内当之无愧的中坚律师。可在陈凌自己眼中,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愿意踏踏实实做事、靠专业吃饭的法律人。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陈凌完全无意“装饰”自己。她直言,工作从来都不是她人生的全部,甚至做律师都不是她人生的第一志愿。
当然,这种“疏离”的态度并没有影响到她在职场上的优秀表现。
偶然成为律师不曾想却成了“钉子户”
因为父亲是军人,陈凌从小在北京的部队大院长大,也因此养成了坚韧的性格。
她的学生时代,正值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当时,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王蒙、路遥、贾平凹、莫言、余华、严歌苓……这些知名作家风格各异的作品都曾是陈凌菁菁年华中最好的妆点,也孕育了她的文学梦。
“那时,我喜欢中文,一心想上北大中文系,将来做个作家或是记者。”她笑言。
然而,大学选专业时,在父亲的坚持下,她最终选择了法律。那是1988年,中国正加速法制重建的步伐,陈凌的父亲相信随着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法律专业必定前景可期,大有用武之地。
另外,平日里陈凌虽然性格内向,但在那个流行搞辩论赛的年代,却数次一路过关斩将夺得最佳辩手称号,展现出了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少同学甚至家长对她说,以后你做律师的话肯定能做得不错。
于是,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陈凌暂时挥别文学梦,投入到了法律的怀抱。
1992年,陈凌大学毕业。“我们班的同学毕业后大部分进了公检法系统,端上了相对稳定、体面的铁饭碗,也有一部分人进了‘中'字头的国企。”大学毕业实习,陈凌去了相对难进的某法院的经济庭,因为表现优异,她的师傅和庭长都曾表达了愿意留下她的意愿。可是,出人意料的,陈凌选择了做律师。而在那个年代,律师绝非大家眼中“好工作”的首选,但陈凌自己却表现得很是决绝。“我总感觉,体制内循规蹈矩的生活一眼就能望到头,太安逸,缺乏挑战。相对而言,我更向往自由一点的工作。”
一旦做出决定,陈凌便会义无反顾。“在这方面,我好像是挺不缺乏勇气的。”她说。
时光荏苒。转眼近30年过去,成为律师多少有几分偶然的陈凌,却不曾想成了同学中扎根律师行业的“钉子户”。
他们那一届的同学中,大学毕业后直接成为律师的本就不多,其中的一些人还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转身进了企业,反而是陈凌自从做了律师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些年,我的客户中有不少人后来和我成了朋友,他们也曾给我开出过不错的条件,让我跳槽,可是,我的内心一次都没有动摇过。”即便是后来身边的一些同行在行情好的时候转而去做基金,做投资,获得了可观的财富,陈凌也没有心动过。她说,“我这个人整体上还是比较理性的,很难被外界的因素影响。显然,适合别人的路未必也适合我,我还是更愿意做自己相对熟悉和擅长的事。而且,我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过于摇摆不定,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唯有‘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执著,才能逐步积累起一个人在职场上的比较优势。”
进入房地产领域执业是“水到渠成”
1991年,陈凌的父亲“下海”并南下广东,进入地产业。受父亲影响,陈凌1992年毕业后也加入了广东的一家房地产公司。
1992年,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极具里程碑符号的年份。这一年,邓小平南巡,中国改革开放迎来历史性转折,房地产界也掀起了建设狂潮,地产名企“井喷”……
陈凌一不小心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一名弄潮儿。
在广东,陈凌只待了一年,但基本了解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地产的运作模式。1993年,她回到北京。她说,“那时,广东的生意场上江湖味还比较重,法律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学术氛围也不浓,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北京的氛围,于是就回来了。”
说来也巧,1993年初,中伦律师事务所成立不久,因为同学的哥哥的一个朋友在该所执业,陈凌加入了中伦。“那时中伦刚起步,律师还很少,但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陈凌说。一开始因为她还没有拿到律师从业资格证,被安排在中伦的创始合伙人张学兵律师身边做了两年的秘书工作。
1995年,通过努力陈凌拿到了律师从业资格证,开始独立执业。中伦,这家如今已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顶级律所,当初是以建筑房产业务起家的,曾首创“签约”“按揭”法律服务。因此,“近水楼台”的陈凌,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房地产作为自己的执业方向。
陈凌说,“回北京那年,北京的房地产热已经开始。中伦把握时代机遇,适时推出一系列创新服务,很快抢占了市场先机,并迅速打响了律所在房地产业务领域的品牌。”
她回忆,那时大家刚刚有商品房的概念,北京建了许多主要面向华侨、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的“外销房”。这群人买房时,习惯了约开发商到律师楼在律师的见证下签订购房合同,由此,在国内催生了新的法律业务。“张学兵律师曾专门赴新加坡、香港考察,后来他创造性地将它们的法律服务模式带到国内,这对中伦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中伦的房地产业务也开始在业内脱颖而出,甚而一枝独秀。”
在中伦,经过数年努力,陈凌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换,从一个刚出校门不久的学生蜕变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法律人。
1993年,在借鉴境外及香港地区成功模式的基础上,陈凌踏上了为北京地区房地产项目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征程,是北京市最早开展房地产法律服务的律师之一。
在市场需求的指引和驱动下,陈凌不断延伸、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逐渐构建起了覆盖房地产行业全产业链的业务体系,具体包括土地出让和转让、土地拆迁和补偿、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项目合作、房地产项目转让、项目工程建设、房地产预销售、物业管理、房地产租赁、房地产纠纷诉讼和仲裁等,涉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各个环节。
在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律师之后,陈凌得到客户的信任,承办了大量房地产投融资、房地产并购重组项目,并曾代表客户企业与全国诸多市级以上政府就土地一级开发方面的业务合作开展洽商、谈判,其中不乏非常成功的案例。
不仅如此,在之后的执业过程中,陈凌还将业务延伸到了房地产行业之外。她这些年承办的大量公司并购重组业务,辐射了房地产以外的诸多行业,这些业务中包括代表多家境内外知名客户完成的众多复杂、跨境、跨领域的重大商业并购交易。
当感觉到自己在业务上已经比较成熟时,陈凌自然希望能继续往前再迈一步,晋升为律所的合伙人。可在那时的中伦,专职律师上升为合伙人的难度非常大,以至于不少律师因此选择了出走,其中一些人合伙开办了新的律所。在此背景下,2001年,陈凌正式加盟了由前同事开办的北京道和律师事务所,成为合伙人。
1993-2001年,陈凌等于先后在中伦待了8年时间,“在创业初期就加入中伦的人里边,我无疑是待的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加盟新所,意味着陈凌必须“下海”到市场上去捕捉业务机会,而在中伦时她只需要完成律所交代的业务即可。因此,起步时还是挺艰难的。好在此前打下的基础比较扎实,尤其是当时的市场机遇非常好,得益于此,陈凌很快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站稳了脚跟。
又过了几年,事务所平台给业务开展所带来的局限越来越明显。陈凌深有感触地表示,“每当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案子,比如像国企这样的委托方,它们在招标的时候通常会比较看重律师执业的平台,可能会要求律所必须在业内排名前十。”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客户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而因为平台较小,无法“一站式”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大大影响了客户体验。
基于这些现实原因,2008年陈凌和团队一起加入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坚守至今。
只想踏踏实实做个靠专业吃饭的人
近30年专注房地产法律实务,陈凌代理过该细分领域中各种类型的案例,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
由此带来的成就感,成了陈凌和团队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北京,有两个著名的烂尾项目。2003年左右,陈凌接受客户委托,为其中的一个项目做尽职调查。在尽调的过程中,他们精准地发现了项目背后隐藏的重大法律风险,客户得以及时终止收购,避免了深陷泥淖。果不其然,多年来该项目波折不断,轮番登场的操盘者中有的入狱、有的失联、有的流亡,纷纷折戟其中。
“自古上医治未病。”能否帮助客户在纠纷萌芽时将风险扑灭,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律师的能力和水平。对企业而言,能预防风险的法律服务无疑也是最有价值的。
陈凌说,律师分不同的类型,有的擅长开拓市场,有的基本上靠专业吃饭、靠口碑集聚客户。“我自认为我属于后者。”她说。如今,陈凌手头的客户许多都是与她有着20多年合作关系的老朋友,大家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
因为彼此了解,交流没有太多顾忌,陈凌给客户的服务常常是增值的。
比如说,曾有一个客户,准备投资一个项目,事前委托陈凌团队做尽职调查。尽调的结果是,法律上没有大的问题。可是在尽调的过程中,陈凌他们发现,该项目设计的两层交易结构,削弱了客户的话语权。“我们的客户在每一个交易层面占股都不足50%,可是合在一起时就能超过50%,这意味着,只要对交易结构稍作调整,或者设置一些特别的交易条款,他就能在经营决策等环节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后来,客户按照陈凌团队的建议,对交易条款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像这样的意见,客户往往是特别欢迎的,从中也更能感受到律师和他是自己人。”陈凌说。
多年来,除了本职工作,陈凌也非常愿意为中国的法治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作为业内专家,她曾受邀参与北京市属的一些法律法规的起草和修订工作。比如,随北京律协土地与房地产法律专业委员会参与《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修订;针对商品房纠纷审理的司法解释向最高院建言献策。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的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理事,陈凌长期致力于城郊经济发展的研究;还在牵头成立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后,和团队一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
对于律所的发展,陈凌这些年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她担任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房地产部主任一职期间,大成房地产部一度由十几人迅速扩张至80多人,并且,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律所的房地产业务成功跻身钱伯斯榜单。“对我而言,这是令我自己也倍感欣慰的一项成绩。”陈凌说。那几年,在大成的内部评选中,房地产部每年都将优秀部门奖收入囊中。此外,由她牵头成立的大成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也是连续多次拿到律所内部的优秀专业委员会奖。
律所的装修,每年的年会及各类大型活动,也都能看到陈凌忙碌穿梭的身影。
成绩的取得,自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陈凌为此牺牲了大量的个人时间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陈凌表示,“我自己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我今天所获得的一切,均离不开这个行业和自己所在平台的培养,我是这个平台的受益者,对它抱有感恩之心。而且,我相信一旦平台好了,我们每个人都将变得更好。所以,我愿意贡献出一些私人的时间,投身于公共事务,为我们所在的平台添砖加瓦。”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读到业内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律师的人生故事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往往会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这些人极度专注,对律师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似乎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和他们不同,工作从来只是陈凌生活的一部分。她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读书,画油画,学古筝,听歌剧,做园艺,全都乐在其中。大成律师事务所有一个京剧票友俱乐部,陈凌是主要发起人之一。“我目前还是京剧票友俱乐部的理事,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邀请京剧专家来所里做讲座,组织大伙儿一块去看演出,活动安排还是挺丰富的。”
提到这些业余爱好,陈凌的语调明显轻松了许多。
她说,“人生的有趣在于它的多面性,就像一张反光彩纸,每个角度能看到不同的色彩。对我而言,工作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
当然,这样的人生态度,并没有影响陈凌的工作,相反,给她带来了更多的滋养。
做律师,陈凌表示,坚持职业操守、合法合规执业是底线。至于优秀律师,她个人比较看重的两个特质,一是勤勉尽责,一是抗压能力出色。
她说,“我的团队在招收新人时,对于学历并没有那么看重,甚至聪明与否也不是最重要的,自始至终我都把勤勉尽责的工作态度放在第一位。不会的咱们可以学、可以教,工作出了问题也可以改。但是,如果不能做到勤勉尽责,经常借故拖延或出现疏漏,不能急客户之所急,缺少担当,那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另外,律师是一个高压的职业,加班加点甚至熬夜赶工属于家常便饭,经常还需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差”,工作强度很大;除此之外,客户出于信任把自己的财产、自由甚至生命交付给你,这份责任给律师带来的巨大压力更是清晰可见,因此,执业的过程中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律师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出色的抗压能力是优秀律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所幸的是,我们目前的这支团队成员的抗压能力都比较强。而我总是期望他们,遇事不要有过多的畏难情绪和过多的抱怨,要时刻处于做好了战斗准备的状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陈凌与房地产结缘的1992年,中国房地产业尚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初创成型期。因此,陈凌是这一历史进程全程的见证者、参与者。作为专业法律人,她也是中国房地产事业的贡献者、受益者。尽管房地产行业有起有落,但在陈凌眼中,“即便是今天,它的地位和作用依旧无可替代”。
穿越岁月沧桑,道路在脚下延伸;历经风雨考验,命运在手中掌握。未来,陈凌还将继续为中国的法治事业奋斗下去。就像一朵铿锵玫瑰,继续绽放在房地产法律服务的厚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