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法治 • 正文

为什么要设立家族信托?家族信托有什么作用?【瑞丰德永】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天兵

  设立家族信托的目的

  为何近年来国内高净值人士都纷纷设立家族信托,设立家族信托的目的是什么,家族信托在财富管理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家族信托,是指信托机构受委托人的委托,代为管理、处置家庭财产的财产管理方式,以实现委托人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目标。我们一起来看看家族信托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资产隔离保护:经济形势波云诡谲,有了家族信托多了一份安心。

  2.资产安全,老有所依

  3.婚前财产保护,避免特殊目的的婚姻

  4.避免复杂的继承程序,减少继承纠纷

业务-离岸基金-1.png

5.防范监护人的道德风险

  6.特定人士的长期关怀

  7.财产平滑传承,遗产税规划

  8.家族企业永续传承,财富合理配置

  9.防止挥霍财产,避免财富消失

  10.特殊职业保障,实现特定目标

  11.信息保密,避免为富所累

  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人们的信息很容易被获取或者遭到泄露,这个时候,信息保密就显得尤为重要。家族信托不但能够严格坚持信息保密,还能为大家免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让人们不再为富所累。

  家族信托兼具财富传承及保障后代的生活

  如今国内中产阶级以上家庭设立家族信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利将自己的财产传承给子女以及防止婚变资产流失。

  设立家族信托,当委托人去世后仍然可以持续地向受益人支付收益,如果子女尚小,没有管理财产的能力,一旦发生什么变故,家族信托就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保障功能,可以持续向其子女支付收益,保障他们的生活衣食无忧。

家族信托服务-B.jpg

  家族信托还同时具备传承财富和家风的功能,因为委托人设立家族信托后,可以要求受益人必须达到一定条件方可获得收益,如果违反家族精神,受益权可被收回。如此,便可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后代。

  比如,委托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在年满18岁后、出国留学期间、结婚、生育、创业等人生不同阶段获得收益,使受益人的行为符合家族精神,鼓励受益人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通过家族信托“长期持续”的理念传承家族精神,委托人能够提前规划对家族后代的婚姻、教育、创业、生活等的要求和支持,让家族精神世代传承。

  家族信托的离婚避险

  家族信托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婚姻避险。 因为在信托里的资产从法理上来说,并不属于受益人,所以当受益人离婚时,一般来说信托里的资产分不走。  信托里一般会有一个“spendthrift”条例,就是说信托明文规定这里的资产是不可以去付受益人的债务或者官司的罚金等。

  很多有钱的家族,在子女结婚前,签订婚前协议么实在有点伤感情,但做好个家族信托,把家族财产保护在里面,防止凤凰男和狐狸精来分一半,却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家族信托能够实现财产隔离

  许多高净值人群都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创业初始及有一定经营规模时,一些企业主往往不能清晰划分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忽略家庭财富与企业之间的资产隔离问题。当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时,其个人及家庭资产也成了债务追偿对象,导致债台高筑殃及家庭。

  家族信托对企业家来说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因其在财富管理、资产隔离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家族信托的资产保护功能就像一面“防火墙”,帮助安全隔离合法财产,让委托人的变故不影响其家庭信托财产与受益人的利益,避免其家庭受到企业债务等波及和影响,保障家人的充足资金。此外,家族信托具备财富传承规划、资产管理、公益慈善等诸多功能,满足高净值人群从“创富”到“传富”的需求。

香港及海外离岸公司注册等-3.jpg

  瑞丰德永(Richful Deyong)2008年始创于香港,系卓佳(Tricor)集团成员,是亚洲具有领先地位的专业服务机构,在全球21个国家/地区47个城市设有办事处,拥有2500多名员工,服务超过30000客户,1300间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500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超40%及众多跨国知名公司。

  服务涵盖:上市公司秘书、新股上市及股票登记、债务托管及受信,财富管理,海外信托和基金会设立,香港及离岸公司注册,特许牌照申请,企业架构,财税咨询,会计安排,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综合性商务、企业及投资者服务等领域。

  拥有丰富知识的精英团队,为客户提供全球化业务发展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业务内容.jpg

  瑞豐德永是“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为行业树立品牌典范”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秉持“全球化运营,国际化标准,致力于每一位客户的满意和成功”的服务宗旨,务实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拓展价值版图。

  瑞豐德永是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