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教育 • 正文

守正创新 奋力拓展民办教育新赛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静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教”“三融”更加强调教育和产业要统筹协同、改革创新、合作共赢,从根本上明确了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这既是中国教育的特色,也是新时代民办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当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数量超过了高等教育,社会力量在这一领域具有相对优势,其中民办职业教育正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社会和市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很大,但我国现有公办职业学校却存在着诸如投入不足、学校数量不够、专业设置单一、毕业生分配困难、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因此,可以说,民办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新时代的中国教育综合改革中,民办职业教育也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在党的事业长远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发出的新时代“教育三问”。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经建成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创新驱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这就急需建设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民办职业教育尤其迫切需要大力改革创新,剖析破解新时代“教育三问”。

  如今,我国民办职业教育事业已经进入到由规模扩张向质的提升发展的新阶段。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全力提升办学层次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最急迫的任务。面对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民办职业教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回归到人和未来、社会的关系,值得我们探究深思,在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做好教育,比如未来学历是唯一重要的吗?延长自习时间是一道行政命令能解决的吗?公办大学校长被查、民办校长转移资产、博士自杀、高校丑闻等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时有发生,解决上述影响教育发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界亟需破解的发展课题。

  新时代背景下,从“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型的过程中,这必定需要高质量人力资源作为强劲支撑。《人民日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到2025年,预计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指出,推动全面融合,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教材开发、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评价、教师培养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从教育规划、发展重点上、办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目前,对于许多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是个绕不开的话题。鼓励更多实力雄厚的民间资本尤其是企业力量加入职业教育领域,或许是破解民办教育难题的有效方法。民办教育高等院校应紧跟时代发展,在推进模式创新、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方面下大力气,着重在统筹人口趋势因素、低碳环保理念、立德树人育人、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创新路、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

  在人口趋势因素上,将给民办教育创新带来机遇与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低出生率由2021年1795万、到2022年950万,人口的变化趋势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年轻人对教育的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更多的老年人需要继续学习和提升,例如,面向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心理健康、金融投资等方面,帮助他们保持了社会参与感和生活质量。再者,人口的流动也为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导致一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根据通过在线教育等或者互派老师学习交流方式,为不同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在低碳环保理念上,民办职业教育要进行广泛应用和创新实践。绿色环保低碳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议题,绿色环保低碳理念也应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创新实践。首先,民办高等教育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绿色环保低碳理念融入课程体系。比如一些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推出了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专业课程。同时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将环保、经济、社会等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民办高等教育通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绿色环保低碳的创新实践。比如一些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组织学生参与环保项目、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他们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环境保护和低碳技术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民办教育还要注重绿色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将绿色环保低碳理念融入校园规划、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中。例如,一些民办高等教育机构采取了节能减排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绿化校园,使学校成为一个绿色低碳的实践基地。

  在立德树人育人上,更加注重工匠精神创新培养。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应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从思想引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校园活动等多方面引导学习者树立从“敬业”到“精业”再到“乐业”的理念,锤炼形成专注踏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行,在产业一线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乐一行、精一行,争当技艺精湛、率先垂范的“大国工匠”。要营造精益求精的匠心理念和匠心文化,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引导学生认同并感受到对职业的敬畏心和自豪感,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

  在人工智能应用上,民办职业教育院校要紧盯数字技术前沿,为教学课程提供全新的思维方法和发展路径。首先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新兴专业,提升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适应性,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设置,重点打造互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高水平专业群,扩大数字技能人才供给。其次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并在为学生服务管理中创新应用,以及学科交叉和科研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新时代展现新前景,新征程需要新作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民办教育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会变,不断奋力拓展民办教育新赛道的责任理念不会变,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奋力谱写教育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作者:丁梦)

  ——作者简介:

  丁梦: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丁祖诒女儿,曾任西安翻译学院副院长;

  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在读博士。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