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园欺凌 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通
63.9%受访者认为当前对防治学生欺凌事件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王涵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案件被曝光。施暴者手段之恶劣、残忍常常令人瞠目。校园欺凌对未成年受害者造成的心理阴影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对防治学生欺凌事件重视程度不够,68.3%的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
60.2%受访者指出学校对校园欺凌缺乏有力监督和管束手段
“有不少欺凌事件是发生在课间、校外,不在老师的视线内。受欺负的学生跑到老师那里告状,老师还经常认为是孩子间正常的嬉戏打闹,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北京市初二学生蒋琴(化名)认为,欺凌事件没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容易发展得越来越恶劣。她向记者讲述,初一时,她班上有个女同学长得黑,被男生取了各种各样的外号。到了课间几个男生经常围着这个女生坐一圈,一起取笑她。后来该女生就不爱讲话了。
“被欺凌的同学往往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河北省某中学初三学生张凯波认为,用口头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效果甚微。“对于老师、家长讲的大道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往往已经‘免疫’了。处理力度不够,导致他们之后会越来越放纵,变本加厉”。
校园欺凌事件为何频发?调查中,63.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对防治学生欺凌事件重视程度不够,60.2%的受访者指出学校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管束手段。其他还有惩戒长期停留在道德层面,缺少有效法律手段(57.4%),相关部门和学校之间职责分工不明(40.5%),一些受欺凌者的沉默客观上“纵容”了实施欺凌者(36.4%)等。
山西省高平市东方红小学数学教师赵铭(化名)分析,欺凌问题更多发生在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生中。她还发现,爱挑事、爱捣乱的孩子多数生活在离异家庭,或父母外出打工,由家中老人照看,缺乏关爱和教导,长期下去不良行为会加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犯罪心理学博士孙锦露认为,当前的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大部分是以班会、校会的形式进行,内容形式单一,处罚措施通常是留校察看、回家反省以及开除处分。“我们治理的目的不只是减少学生欺凌事件发生,还要关注到学生个体,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了解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68.3%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
如何防治校园欺凌?调查中,68.3%的受访者希望学校或社区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61.9%的受访者建议完善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其他还有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相关专题教育(50.2%),学校成立学生欺凌专项治理委员会(44.3%),委托专业机构定期开展学生欺凌专项调查(27.4%)等。
孙锦露认为,对于情节严重的校园欺凌,应当追究当事人和监管人的责任,形成必要的法律威慑,从而提高人们对校园欺凌的重视程度。
她建议,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培训,尤其要提高家长的问题意识和处理问题的技巧。“很多欺凌事件的发生与家长管理缺位密不可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做事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判断与行事风格。有研究表明,有较好父母依恋的学生会更少参与到校园欺凌行为当中”。
在学校管理方面,她指出,学校作为欺凌事件处理的主要单位,任务繁重且责任重大。通常学校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就已投入大部分精力,专门抽出更多时间防治与监控校园欺凌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她建议充分发挥学校警务亭作用,安排保安或者招募成年志愿者进行校园治安巡逻等。
在校园欺凌的跟踪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上,她建议学校或相关部门定期针对校园欺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评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治理情况。“通过问卷或者量表筛查出实施欺凌和被欺凌的高危学童,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教育辅导。及时发现苗头,尽早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