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国内 • 正文

江苏常熟市梦兰村:8根绣花针绣出小康村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xuan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江苏梦兰村:8根绣花针绣出小康村

  中新社苏州1月22日电 题:江苏梦兰村:8根绣花针绣出小康村

  中新社记者 钟升

  在江苏省常熟市区东南角,全国首批十佳小康村之一梦兰村内,一片幽静的花园别墅小区错落有致。小区中央,一块巨石上刻着著名学者费孝通的题字。

  1983年2月,邓小平通过对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等地考察,验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并开始规划“小康”目标实现之后中国的长远发展。然而,原名“老浜村”的梦兰村尚是一贫如洗,在摸索着脱贫的方法。后来成为全村支柱、领跑国内纺织行业的“梦兰集团”,不过是拥有几间平房的普通村办工厂。

  梦兰村党委书记、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指着村史展示馆里老照片中一个正在操纵缝纫机的女子,说道:“这就是我,当时我既是负责人也是工人,和大家一起努力赚钱。”

  1972年,钱月宝贷款2万元(人民币,下同),带着8个姐妹,从8根绣花针和几台绣花机开始经营绣花厂,做纺织品外贸加工。到了1983年,得益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钱月宝承包下绣花厂自产自销,厂里利润每年翻一番。村子也随之每年一变样,烂泥路变成了石子路、水泥路,延伸到田间、市镇。

  通过将田地交由种田大户集中耕种,村民们从农务中解放出来,投入工业生产。梦兰集团副总经理、创业八人之一的沈惠英回忆:“那时,每户人家至少有一个人在厂里工作,全村拧成一股绳,一心想把企业做得更好,带来更多财富”。

  随着苏州逐渐开始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征程。完成脱贫任务的梦兰村,也开始向着小康村迈进。

  1991年,绣花厂刚刚从加工转型为自主生产踏花被,凭借着大胆使用新材料和严格的质量管控,年利润额最终达到了108万元。钱月宝决定,此后村民们的“三金一费”都由企业的利润支出,村里不再向村民收费。

  经过10年的发展,2001年,梦兰集团的利润已突破千万,村里也开始了新农村建设。每户村民缴纳4万元,剩余部分村里补贴,200多幢双层花园别墅拔地而起。村里一位百岁老人感慨:“以前外面都叫我们‘冷饭村’,想不到我们农村人有一天也能过上城里生活。”

  2004年,梦兰集团与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组建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国产芯片——龙芯的产业化,“用做纺织产品的钱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公司副总吴少刚介绍,目前中科梦兰的龙芯产业化已初见曙光,公司上市也提上日程。

  如今的梦兰集团已成为了一个涉足机械制造、环保设备、房地产等行业的庞大集团,全村人几乎都是集团的员工。集团通过村民持股,2016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看到村里的发展,很多曾经“跳出农门”的村民开始回流。2012年,从常熟市的衡器厂下岗的村民钱卫元回到村里开始创业。村里和集团帮助他解决了初期的资金、厂房及企业资质等问题,并将“梦兰”的品牌借给他成立了梦兰百灵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公司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顺利打入了欧美市场。除了钱卫元,其他几个创业村民也在多个领域成功开起了“梦兰分号”。

  老年人有村敬老金,困难家庭有结对帮助,创业人员有资金扶助;目前村里已基本实现“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福利覆盖,并形成了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

  梦兰村的变化只是苏南地区广大农村迈向小康的一个缩影。经过30多年的发展,苏南农村渐渐由贫穷变富裕、由富裕变富强。

  钱月宝算了一笔账,2016年度,梦兰村村民人均纯收入是4.38万元。按照集团现在每年效益增长8%的速度,到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超过6万元。

  梦兰村两委会成员畅想:到了2021年,梦兰将全面做强做精产业发展,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争取‘十四五’期间家纺产业实现上市;同时股权进行固化改革,增加村民福利分红;到2021年,村里要实现治理的线上对接和互动,把“新农村”变成“现代化新农村”。(完)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