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宝典 法眼 生活 司考 图片 文书 律师 咨询

消费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汽车 数码 法治 消费 娱乐 教育 热评

低碳生活 从燃气热水器的节能开始

来源:未知 作者:天兵 人气: 发布时间:2018-05-22 15:03

  “勤俭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的例子也是随处可见,冬天洗澡前放出来的冷水,我们都会用个盆装起来,留做他用避免浪费。夏天时,衣服换洗比较频繁我们会选择手洗而非机洗,从而节约水电。因此,我们在选购燃气热水器这种大功率的家电产品时,节能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一、节能指标知多少?

  在家电行业中,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将产品能效分为1、2、3、4、5共五个等级,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越低,表示能源效率越高,节能效果越好。燃气热水器的能效标准又根据热效率不同分为三等:其中一级能效最高,热效率值不低于96%;二级热效率值不低于88%;三级热效率值不低于84%。并且现在市面上的品牌燃气热水器都已达到了二级能效标准,因此我们在购买时要注意的标识的真伪即可。

1526891627727265.png

(图片来自网络)

  

  二、“低碳生活”背后的技术支撑

  社会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使人们节能环保的意识不断提高,燃气热水器作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低碳生活当然要从它做起!而作为燃热行业领跑者之一的方太也是深谙这一点,通过几大节能技术,全线产品均达国家二级能效。

  1、独家“J”型火排,低碳燃烧技术

  一方面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燃气充分燃烧产生的是高温烟气(CO2)和高温水蒸汽(H2O),但燃烧不充分则会产生CO,不仅会造成燃气浪费,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煤气中毒事件。

  而方太独有的“J”型火排设计,使燃气与氧气混合更充分。由于特殊的“J”型设计,燃气与空气能够在火排内部进行预混合。另外,火排进气口处会比较窄,但是预混腔会比较宽,因此燃气进入时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流速,对预混腔内的气体进行一个冲击的作用,使燃气与空气混合得更加均匀。就好比自然界如山脉中的缺口,缺口处的风就会特别大,对缺口内有一个很大的冲击力。

1526891726829484.png

  不仅如此,方太的火排内侧开有两排稳焰孔,当燃气发生离焰时(火焰局部刚刚脱离火孔的现象),利用火焰的传递性,及时补充孔槽下方的火焰,避免发生脱火导致的燃气热水器熄火。另外火排两侧设计了15°角出火,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临近火焰之间碰撞产生振动导致的燃烧不稳定,也间接地提高火焰传递的速度,燃烧更稳定。

  另一方面,夏天就要来临,燃气热水器的加热需求与冬天是不同的。对此,方太燃气热水器搭载了多段火排燃烧技术,既让我们沐浴体验更加舒适,也节省了一笔不必要的燃气费用。多段火排技术能够根据进水温度切换燃烧强度,天冷时进水温度低,火力最大化,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天气炎热时进水温度相对较高,就会启用小火力燃烧,避免加热过度使水温太高。

  2、磷脱氧铜热交换器,“W”宽频热交换技术

  传统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都是上下呈“一”字型排列,上方的水管很难被火焰直接加热到,就会导致一部分的热量被浪费掉。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方太研发的“W”型不对称热交换水管以及封闭式烟气导流设计,一方面增大了受热面积使最上方水管容易被加热,另一方面,也使高温气流被充分均衡吸收,大大降低热量损耗,从而达到了受热均衡、加热快、节能减耗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于2008年获得了「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526891736937400.png

  

  热交换器使用材料在国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铝质,一种是铜质。铝与铜相比,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耐高温性不如铜制的好。铝制虽不会被氧化腐蚀,但容易发生碱腐蚀和氯离子腐蚀。另外,铝制和铝合金材质的换热器焊接性能较差,如果存在焊接接缝处漏水的情况,那么可能会产生一些浪费现象。

  方太燃气热水器采用磷脱氧铜热交换器。所谓磷脱氧是一种脱氧工艺,这种工艺是在无氧铜的基础上再进行磷化,减少金属与氧气的接触,增加铜的氧化性,以延长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这是以钎焊工艺制成,让热交换器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更强,因此也使燃气热水器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1526891747103783.png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举措的逐步落实,厨电产业也在节能“指挥棒”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自2016年6月起,新国标《家用燃气快速燃气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实施,它既是燃气热水器行业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绿色节能”发展新理念的呼唤。从此,“节能”将成为燃气热水器核心的衡量指标之一,也成为广大消费者选购燃气热水器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联系邮箱:804 14 447 0@q q.c om
责任编辑:天兵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技术支持:法治中国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