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恰逢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成立25周年,同时正值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知识产权分会第六期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余位北大法学院学子及知识产权领域实务界、理论界专家学者,齐聚未名湖畔,共同探讨知识产权领域前沿热点话题。
本期活动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知识产权分会、北京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主办,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北京市蓝石律师事务所、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协办,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知产力对本次会议提供了大力支持。 开幕式上,北大法学院校友会知识产权分会会长朱启超,国家版权局管理司司长于慈珂,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北大法学院校友会会长、法学院院长张守文分别发表致辞。 朱启超会长表示,第六期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正值北京大学校庆,以及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临近,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具有纪念意义。 于慈珂司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指出,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不仅要与基本国情相适应,也要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中体现出来。 张志成司长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从专利申请质量、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运用的综合效益、推动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国际规则等四个方面努力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完善,为建立统一有序的现代化市场竞争体系,营造稳定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给更为有力的支撑。 张守文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多年来法学院各项事业和校友工作的发展;他表示,北京大学法学院校友会在祖国的大疆南北遍地开花,校友工作对于北大法学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北大法学院校友会知识产权分会汇集了来自理论、司法、行政与实务界的各界精英,希望各界校友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继续献言献策,为国家的法治事业贡献新的力量。 为期一天的研讨会还设立了“知产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趋势专场报告”,以及“专利法热点难点问题”、“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与知识产权保护”三大平行分论坛。
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从制度分析、案例研判、中美比较研究等多个维度,对于权利要求解释的基本原则,不同程序中权利要求解释的异同,创造性评价中技术启示的认定,等同原则和现有技术抗辩的适用等专利法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针对两办下发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来自司法界、行政界的与会嘉宾首先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中存在的“举证难”、“损害赔偿计算难”等制度困境。随后,与会嘉宾从制度构建以及比较法视角,提出了建立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的构想,以及知识产权案件的三审合一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研讨会上,来自企业的参会嘉宾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专利工作的特点与挑战,并介绍了知识产权大数据在立法、司法以及法律服务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如今,北大法学院各届校友遍布在司法界、实务界以及学术界取得了骄人成就。研讨会期间,投身知识产权领域的学子代表结合自身教学与实务经验,回顾了北大知识产权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知识产权学科发展趋势。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女士表示,二十五年前,北大知识产权学院在世纪末的稚嫩探视;二十五年后,北大知识产权学院成熟而自信,正迈步投身崭新的时代,一个属于知识产权的时代。
三大平行论坛结束后,本期活动接近尾声。北大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路姜男、北大法学院校友会知识产权分会会长朱启超先后致闭幕辞。本次活动开、闭幕式均由北大法学院校友会秘书长、法学院校友办公室主任党淑平主持。 路姜男副书记首先对前来参加本期活动的校友以及知识产权领域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本期学术论坛内容涉及诸多知识产权领域前沿热点问题;论坛中既有思想碰撞又有观点交锋,让人收获良多;希望北大法学院校友会知识产权分会能够延续学术研讨传统,为知识产权事业培养更多人才。 朱启超会长致辞称,北大法学院校友会知识产权分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专业性,这也是每期学术研讨会能够吸引众多知识产权人士参与的原因;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从事知识产权领域工作的北大学子加入知识产权分会,共同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联系邮箱:804 14 447 0@q q.c 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