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宝典 法眼 生活 司考 图片 文书 咨询 律师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汽车 数码 法治 消费 娱乐 教育 热评

上海陆同律师事务所主任王静

来源:it资讯网 作者:静文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2-25 10:49

向下生根 ,向上开花

——访上海陆同律师事务所主任王静

  上海陆同律师事务所是一家经上海市司法局批准成立的综合型律师事务所。历经多年专业领域的深耕,目前已经发展成一家采用平台化、数字化、产品化运营模式的,拥有完善、标准的法律服务体系、成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运营的大型法律服务机构。

  作为法律行业由传统业务模式向互联网+业务模式转型的创新代表,陆同在专业度、办案效率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提升,获得了行业及社会层面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而作为这样一家兼顾专业深度和模式创新的律所的主任,王静一直怀揣着最初的理想,在法律的道路上默默奔跑,探海登山。

  在执业的道路上迎难而上,

  是顺理成章的发展,也是探海登山的成长

  很多人问王静,觉得这一路走来,遇到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王静很淡然,“没有什么特别的转折,都是顺其自然的工作。”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顺其自然与顺其自然之间的不同。

  王静坐在人群里很显眼,安静又明亮。剪了多年的短发,干练、清爽,她喜欢把鬓角别到耳后。浓眉,大眼,不笑的时候,气场特别强,可是一笑起来整个人就柔软了许多,多了几分温暖,爽朗的笑声,穿透整个办公室。言语间是坚定,眉眼间有温柔,让人不知不觉就和她讲了许多。

  “我生活在一个法律之家。”

  王静的先生也是律师,家中的长辈也从事法律行业,生活就这样一天天浸润在法条和案例之间,蜿蜒前行。

  直到2019年的一天,那个案子注定会改变王静的生活,“那案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说起案子,王静眼睛里闪着小星星。

  那年,有一位姓李的委托人辗转找到王静,那是一位女性,年纪和王静相仿。来律所的时候,李女士无助极了,焦虑、绝望、疲惫,世界并没能温柔地对待每一个人。李女士是一位企业的高管,因为工作的缘故,替公司签署了一些合同,结果后来这些合同被起诉,李女士成了被告,深陷巨额债务,当事人和整个家庭一起陷入了绝望。

  “我当时就特别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她!”同为女性,年级也相仿,王静与这位委托人产生了强烈的共情。

  “这些涉诉案件的事实和性质都是类似的。”王静花了好几周,反复调研和分析案件,“案件确实存在很多疑点,当时我感觉结果应该是比较乐观的。”

  但是出乎意料,一审只有一个案件胜诉了,其余都败诉。基于当事人对王静的信任,她又代理了二审,更遗憾的是,二审竟然也败诉了!

  王静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一直很自信,但这一次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专业上讲,她很有信心,但从案件程序上讲,难度确实比较大。左思右想之下,她最终对委托人说,“要不你找别的律师吧?”

  “不,王律师,我不换律师,我只相信你,我的案件只有你能帮助我!”李女士诚恳又坚定。这句话,像一针巨大的强心剂,给王静的执业生涯注入了用之不竭的力量。

  最终,经过反复推敲和研判,王静把一审、二审败诉的案子全部成功启动了再审,并取得了让当事人非常满意的结果。

  区别于一般的审理程序,再审在法律上是一个特别的程序,法言法语叫“审判监督”,是一个纠错的程序。中国目前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如果案件经过一审或者二审之后,当事人仍然觉得判决不公,想要寻求司法救济途径的,那从法律程序上讲,就可以申请再审。

  打个比较通俗的比方:假如一审是盖一楼,二审是盖二楼,那么再审并不是盖三楼,而是推倒了重建,这个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就非常大了。

  而王静,独独喜欢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案卷里寻找线索,看似顺其自然,实则涉海登山。这样的探索,她一做就是好几年,乐此不疲。最近几年内,王静每年都有新的案件启动再审。

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把律师的工作做到极致

  如果再审是在专业深度上的探索,那么“温度”这个词就是对王静执业态度的最好写照。

  “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这几乎成了王静的信条。

  大多数老百姓从骨子里就对法律心存敬畏。不敢触犯,也不擅以之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

  罗翔老师说过,普通人才是最需要帮助的。如果说有偿的法律服务是一件轻奢品,那王静则希望,能让更多有法律服务需求的普通人,也能勇敢地拿起法律赋予他的权利。

  “我们做律师,最重要的是道德品质过硬,其次是情商,第三才是专业能力要强。”王静不仅这么要求律所的律师,对自己更是有着严苛的标准。“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得到提升,但是道德品质和情商,却决定了你最终在律师的执业道途中能走多远走多高。”

  律师是一个需要不断沟通的工作,不管是和当事人,还是和司法办案机关。一个高情商的律师,才能沟通到细致入微,把工作做到极致。

  高情商的沟通方式,充满温度的工作态度,专业与效率并重的法律服务能力,这让王静和她所在的陆同律所业务一直在增长,口碑也越来越好。

  最近几年,陆同律所每年的案件接待量都有15000件左右。陆同把律所的资质、信息都公示到网上,客户可以直接查询到律所擅长的方向以及专业优势等等,这就意味着客户获取信息、进行选择的方式更宽、更透明、更便捷,选择律所和律师的契合度更高,律所整体运营模式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同时,客户第一次来陆同律所咨询都是免费的。这样客户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律所、了解律师,以打消各种来自线上的关于信任度的顾虑。加之陆同律师专业能力强、认真负责,久而久之,沉淀的客户便越来越多,客户基础也越来越深厚。

  这个就是王静式的顺其自然,厚积薄发,饱含着温润的力量感觉。

  如果团队办案是如沐春风的关照

  那顾问指导就是直指要害的犀利

  作为法律服务行业里互联网化的革新者,王静所在的陆同律所有着自己独特的带教方式。律所一直秉承“青年律师是法律行业的未来,是法律行业的希望”。

  “青年律师来到陆同,都会进入团队,在资深律师的带领下,以团队形式办案。”这样,青年律师的进步就会非常快。在陆同,一个青年律师每年能接触到的案例会是传统律所的2倍以上。“律师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行业。”王静自己也是从数量巨大的案件里历练出来的。青年律师在有了团队的带教之后,进步往往是卓有成效的。

  王静自己的团队里有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律师,是一位民商事律师。2023年初刚从其他城市来到上海。初到上海之后,发现上海的办案节奏、司法环境和她原来执业的环境大不一样,一下子觉得节奏很难适应,有点手忙脚乱无从下手。

  团队立刻就发现了她的状态不佳。于是带教律师便带着她逐一熟悉上海的司法环境、解析上海同类案件的特点。团队也会和她一起她共同研判案件、共同决策诉讼策略,顾问老师给到的指导也非常专业到位。

  加之这位青年律师本身专业功底就很深厚,有了大家的帮助,成长突飞猛进,很快就重新进入状态。“现在已经是律所一名非常优秀的民商事律师了。刚刚前几天还收到了客户送来的锦旗。”王静的言语间有满满的骄傲。

  除了团队办案的模式,陆同律所还有一种非常独到的顾问指导制度。

  如果说团队办案的模式就像是医院里的“主治医生团队”,那么顾问的角色,就像医院的特需号、专家门诊一样,擅长各种疑难杂症和复杂案件的处理。

  陆同律所专门聘请了有多年实务经验的顾问,与主任律师一起,形成一个顾问团队。当办案律师遇到疑难杂症、或者争议比较大的案件,顾问团就会在业务上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去年,陆同律所接到一个新的案件,委托人被控“寻衅滋事”罪,检察机关量刑建议8个月。

  这个案件里,委托人是一名公职人员,因为工作缘故和被害人发生了冲突。当时,被害人主张权利的程度相当激烈,给最初的办案机关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那种激烈的情绪,谁看了都会害怕。”王静淡定地描述,“我们的办案律师见了也紧张。”

  但当时,陆同的顾问老师非常镇定地提醒办案律师,“受害人主张权利的激烈程度并不是公共秩序混乱的评价要素。”然后带着团队重新研判这个案子里面的疑点。

  最终,法院采纳了辩护方意见,判决委托人免于刑事处罚。

  社会上对于工作和就学的限制多为“受过刑事处罚”,但定罪免刑则不属于受过刑事处罚,有了这个结果,委托人的工作、子女就学就业就都不受影响了。这于委托人而言,是出乎意料的胜利。但于陆同而言,却只是平凡工作中的又一条胜诉记录,弥足珍贵也稀松平常。

追风赶月不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法与时转,治与世宜。

  2021年的时候,陆同律所乘着数字化时代的东风,勇于突破,敢于变革,将数字科技、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应用于案件办理和律所管理的模式创新中,成功摸索出“互联网+法律”的运营模式,自此从传统律所的运作模式转化成了公司化的运作模式,顺利突破了案源壁垒。

  互联网化的管理模式让专业律师能仅专注于案件办理的质量,为律师们打造了纯法律服务领域钻研与提升的执业环境,也为律师们提供了切实的物质和经济保障。陆同律所也随之进入了专业化、规模化、流程化的发展进程。

  2023年下半年起,长期积累下来的业务和口碑,推动陆同进入了新一轮的业务急速扩张期。如果说前一次“互联网+法律”的改革是陆同运营升级的1.0版本,那么这一轮的急速扩张,陆同或将迎来“互联网+法律”模式2.0的版本。继突破案源数量的壁垒之后,这一次陆同要突破的是案源质量的屏障。这对陆同而言,是顺应时势的成长,也是机遇和挑战的同存。

  “三年之内,我们要把陆同的分所开到其他城市去。”王静言辞质朴,可只有向下深扎的根,才能换回向上盛的开花啊。

  或许曾短暂地沉浸于胜诉的喜悦中、委托人的赞美声中,但对法律的喜爱,对正义、公平和真相的执着如同点点繁星,时刻鞭策着王静和她的团队持续学习、高度自律,编制出陆同律所自己的璀璨星河,携手奔向远方的理想。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王静和陆同律所以宪法为舟,划动法制之桨,在时代的飓风里临危不乱,无畏地向未来奋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联系邮箱:804 14 447 0@q q.c om
责任编辑:静文

Copyright © 2015 法律中国门户站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法治中国

电脑版 | 移动版